江苏扬州:电缆“下地” ,“照亮”城市发展新速度
阅读量:46“ 一二三、架起来!”在江苏省扬州市220kV广陵变电站北侧,壁虎河南侧(万福大桥的西北侧)的电力线路迁改工程现场,一根长约450米,重约20吨的电缆线盘被电力工人用机械抬到了托臂上。
为快速路提供电力保障
据了解,电力线路迁改工程于今年5月1日进场施工,整个电力电缆线路迁改工程需对3条次110千伏电力线路和4条次220千伏电力线路实施迁改,所有线路将全部下地安装在电缆隧道内,这是扬州第一次开展如此规模的电缆下地工作,也是扬州供电公司开展的施工难度大、技艺要求高的一项电力迁改工程。
“因为这边有高架塔,而上方正在建设的是快速路高架公路,安全距离不够,所以需要对原压线线路进行改造。”项目管理人员于洋介绍,电力线路迁改工程新建地下电缆隧道、电缆沟总计约1676米。目前隧道主体工程已经完工,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电缆下地施工,预计全部工程在年底完工。
7米多深的地下电缆科学布局
在现场安全员的再三叮嘱和协助下,记者佩戴好安全帽、系上安全绳,钻进人井通道,到达7米多深的电缆隧道。隧道两侧都是密密麻麻的托臂,共有5层,一条碗口粗的电缆随着输送机“游”动着向前。
于洋介绍,隧道宽2.6米—4.95米,高3.1米,每盘电缆长约450米,重量达20多吨,靠人力根本搬不动它,必须借助机械。在敷设电缆前,电力工人会对每个井位的地形、地貌仔细勘察,并对电缆下井地点进行详细安排。电缆敷设期间,每天有80多名工人在现场,工作人员借助机械,将电缆从沉井滑入电力管廊,再借助机械输送到要安装的地点。电缆敷设时,每隔一定距离串联一台电缆输送机,两台输送机之间布置若干电缆滑车。电缆如果需要转向,则会配电缆转角滑车。在施放过程中,电缆头要有人牵引,保证电缆头处于拉直状态,并要有专人观察各个电缆输送机和滑车的运行情况,以防止施放中电缆跳出而损坏电缆外护套。
“电缆预计10月上旬敷设完成,在10月15日—10月29日有个停电计划,在这期间我们要完成电缆展放、中间接头、户外终端制作、门型构架组立、导地线展放、电缆试验等工作。”于洋说。
长期以来,扬州供电公司一直将电力电缆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之中,确保与城市发展和谐统一,通过变电站站点和电力走廊的合理、科学布局,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,本次电缆入地迁改工程也将对扬州快速路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。